
產品需求
了解品牌客戶的商業需求
透過與長期服務品牌的公司業務單位,了解到許多公司客戶對於「會員邀請會員」機制的渴望,希望可以以會員與會員之間的推薦達到商品銷售的最終目的,提出此需求的品牌客戶包含:快車肉乾、歐可茶葉、Ann's、天藍小舖、碧兒泉、愛德利亞、余仁生、SaSa、Qmomo..等
專案目標
因應品牌客戶需求,以會員邀請會員打造口碑行銷
透過會員之間的口碑行銷,透過消費者(邀請人)主動邀請好友,當好友完成訂單後,雙方可以獲得回饋,打造會員們持續於該品牌購買商品的動能,協助商店業績成長。
功能與範圍
透過「會員邀請活動」雙方可獲得什麼獎勵?
透過與需求方和團隊討論結果功能範圍,本次開發好友(被邀請人)以消費當下的折抵回饋為主,可以設定:1)消費現折NT$100 2) 消費滿額打 9 折。邀請人可獲得事後的回饋,目前發放回饋為折價券。

91APP
會員邀請活動
專案關鍵字
專案角色
專案範圍
產品設計師
官網|APP設計|後台設計
專案時程
5個月
競業分析
邀請目的
透過競業調查了解目前公司產品的定位與優勢,可發現推薦目的可分為:消費型以及註冊型兩種,
邀請方式
兩種作法,一種方式為取得一組優惠碼後,被邀請人於結帳的時候可於購物車輸入即可認定有參與活動,另一種方式則是被邀請人收到一個連結後,點擊此連結挑選商品並完成購物流程,此缺點在於使用推薦連結的方式,容易造成被邀請人在網站瀏覽時,因為頁面切換造成連結參數遺失,活動認列可能會有問題!

情境說明


設計流程
設計前期
專案開始前,設計師會先針對專案與Product Owner與公司業務單位進行需求對焦。接著,便開始進行一場設計風暴,介面流程規劃其中包含:Wireframe、UI Flow以及UI設計,進入開發前,會先與相關單位以及設計師們一同討論專案設計內容。
團隊使用Scrum軟體開發方法 (Sprint開始)
進入Sprint即開始進入團隊程式開發階段,此時隨開發遇到的狀況隨時調整設計,並進行UI畫面測試。在產品上線前,會安排一場易用性測試,廣邀公司同仁使用產品並給予回饋。最後會將易用性測試結果依照優先序,在上線前抓緊最後時間進行微調優化,確保上線的品質。

功能地圖 Functional Map
將「品牌客戶」以及「消費者」這兩個角色,使用使用者故事的方式,歸納出各自的功能地圖 (Functional Map),不僅可看見產品功能的全貌,也很適合跟開發團隊確認功能。

後台設計展示
提供品牌客戶可於91APP後台使用給點活動相關功能,以下展示主要功能的重點頁面。
.png)
不同會員等級可設定不同給點條件
品牌客戶可依照不同會員等級設定其消費後回饋的點數百分比(%)以及給點上限。

可設定不同的給點效期
可依據品牌客戶的需求,提供四種不同的給點效期方式設定,前3項與現況既有的「消費型」給點相同。本次因應客戶希望消費者於參與點數活動後,能快速使用掉點數(EX:消費者須於12/25 23:59前需使用完畢) 因此亦新增了點數統一於某一時間的23:59到期之機制。

前台設計展示
以iOS APP示意消費者的UI Flow,消費者於品牌官網購買商品時,可透過給點活動展示頁挑選指定商品,消費滿額可獲得額外點數,當商品鑑賞期過後,即可獲得活動給予的點數,並可在會員點數中心查看,於下次消費即可消費進行點數折抵。





舉辦「易用性測試」活動,確保產品上線品質!
以專案需求設計任務卡
依照本次設計「消費者」&「品牌客戶」兩種角色的任務卡,內容包含三大點: 角色是誰? 當下情境為何?任務是什麼?
易用性測試怎麼做?
由於開發裝置包含:APP(iOS &Android)、Web、Mobile Web,功能又分為前台官網/APP以及後台,因此分成多組人馬進行測試,於易用性測試當天,會由團隊人員分別擔任測試者以及紀錄者(2人一組),一次只專注於一個裝置&一個任務上。
我於Medium有撰寫一篇「身為設計師的你,不妨使用易用性測試讓產品上線不NG(上)」的文章,若對易用性測試想要有更深入的了解,歡迎查看!


搭配放聲思考法
當受測者聆聽任務後,便開始進行介面操作,過程中會請受測者大聲說出正在操作什麼? 以及內心的想法是什麼?另一名團隊同仁將會協助紀錄。
測試結果收集討論
易用性測試結束當天,我與團隊快速將問題收集後,開始討論與篩選優化項目,接著我與PO一起討論優化項目的優先序,接著請工程師評估開發時間,最終排序「高」的項目均於專案上線前就修改完畢,而排序在「中&低」則列入產品待辦清單(Product Backlog),於未來若有迭代功能時,可拿出來優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