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Cover.png

91APP

Sass零售系統|打造全新購物流程體驗

​專案關鍵字

UI設計
介面設計
資訊架構設計
消費者訪談
易用性測試

​專案角色

​專案範圍

產品設計師 

​Website|MobileWeb |App

​專案時程

11 個月

專案簡介

Project Overview

改版目標

  1. 針對購物車痛點進行設計全面改版,程式架構開放 API 化提供客戶串接 (例如:訪客購物、代替消費者下單、對話式購物、一頁式購物或第三方 API 串接…等),讓品牌客戶可更靈活應用購物車販售產品提升業績。

  2. 提高消費者於購物車結帳的操作效率,藉此提升購物車轉換率。

專案挑戰

現況已有百家客戶正在使用我們的購物車產品,在新版購物車中,原有的功能需要完整保留。本次改版將購物車流程從三步驟簡化為兩步驟,這需要全面考量每一個功能的邏輯與限制,對於設計是一大挑戰。

專案成果

  1. 購物車轉換率整體提升3%

  2. 於 2023 年 9 月成功將 300 多家品牌客戶從舊版購物車轉移至新版購物車

  3. 進行改版前後的相比,消費者在新版購物車的停留時間縮短了30%(觀察時長:上線後為期 3 個月)。

  4. 與某知名美妝品牌合作,透過線上問卷調查詢問購買流程整體滿意度。結果顯示購物車的整體滿意度高達95%。無論是首購客還是回購客,消費者都對新版購物車給予了高度評價​(共有 4069 位參與調查)。

現況問題

Current Challenges

透過「認知走查」首先對於舊版購物車流程進行了全面檢查,邀請幾位同事參與,向他們介紹情境、特定購物任務及其模擬角色,並請他們進行操作,同時說出心中的想法。

透過觀察他們的操作流程,將問題進行分類與梳理,擬定以下3大痛點以及優化方向:

現況問題.png

舊版購物流程

Previous Checkout Flow

舊版購物流程.png

現況數據

與公司的數據團隊跨部門合作,觀察公司百大客戶的數據狀況,整體「購物車轉換率」以業界概略來說轉換率仍然有其進步空間。

Current Data

數據&洞察.png

競品分析

Competitive Analysis

本次藉由研究目前市面上的國際級產品(包含:5家垂直&水平競品),分析該平台的購物車特色以及步驟,除了了出功能外,也推敲設計之背後原因,並且從競品調查,找出新版購物車定位。

垂直競品:Shopify、Magento 水平競品:Amazon、淘寶、蝦皮購物

調研.png

洞察小結

Insights Summary

一、購物車每一步驟功能,有明確定義

垂直競品(EX:Shopify & Megento) ,在購物車的流程設計上,值得參考的是,其每一步驟的功能職責明確,讓消費者在購物車時能專注於每一項小任務。

二、文案開放自訂,升客戶品牌意識

另外從中發現,若能提供客戶自定義購物車內Call to Action 相關文案的口氣,將有助於品牌感的提升(PS.由於本次產品需MVP化,因此提供自訂義語氣功能將放置後續迭代)。

三、從商品頁就開始進行對用戶的導購行為

Shopify從商品頁就開始進行導購的功能,當用戶點擊頁面中的加入購物車或立即結帳,會立刻跳出「小推車」,讓用戶不用進入購物車就能先查看商品,促使結帳。

01

首先須對於現況購物車商業情境、邏輯、互動設計有其了解,透過大量收集現有公司文件並​了解當初設計的背後原因與需求,較能兼顧商業場景,同時提升用戶體驗重新設計

Design Process

設計思路

掌握產品全貌

model.png

02

​使用Prototype讓溝通更順暢

了解每一個功能的現況後,將資訊架構重整,並以「視覺層級」的手法,解決現況問題,初期透過Prototype輔助展示,與產品內部同仁討論時,可以更快速的溝通與被理解,目的是為取得公司內部同仁的一致認可。

產品測試

Design Process

購物車反饋.png

一、上線前邀請同事體驗產品

在開發階段,透過內部測試版的APP與線上問卷,進行內部同仁的易用性測試。

測試結果顯示,總體流程滿意度:70%,透過內部測試發現17 個bug 以及體驗問題 51 項,經由與團隊討論評估後,進行後續修正。

實際參與人數172人 (邀請224人,總參與率70.4%)​

測試時間:2023/05/23-2023/05/25

二、上線後進行購物流程體驗調查

截圖 2025-03-11 下午3.57.04.png

​新版購物車上線後,與某知名美妝品牌合作,使用者結帳後,會跳出購物流程體驗調查(左方圖示)

結果顯示購物車的整體滿意度高達95%。無論是首購客還是回購客,消費者都對新版購物車給予了高度評價 ​(共有 4069 位參與調查)​。

三、邀請消費者進行用戶訪談

截圖 2025-03-11 下午3.50.03.jpg

透過上述消費者購物體驗訪談問卷得知,8% (398人) 反應商品的促購活動提示不好理解,為了釐清問題,最終邀請 5 位受測者,以線上訪談形式進行用戶訪談。另外也請消費者重現購物逛店的流程,搭配放聲思考法,請消費者說出他們的心聲與實際反饋,從中發現消費者的逛店痛點,以利後續產品改善與調整。

​受訪者樣貌

截圖 2025-03-11 下午4.17.40.png

為什麼促購活動不好理解?

訪談的發現

商品卡下方的促購活動提示「再湊」會讓人衝動購買,促成消費契機

截圖 2025-03-11 下午5.32.25.png

促購文案的活動規則沒有完整揭露不好理解,需要點進去看才知道 (EX:再湊會送什麼贈品?究竟折扣多少?)

截圖 2025-03-11 下午5.33.57.png
截圖 2025-03-11 下午5.37.34.png

優化與行動

商品卡下方「促購活動文案展示」再湊NT$XXX之後的文案,是由客戶自行建立的活動名稱,因此建議客戶在寫活動文案時,​首要考量活動規則的揭露,保持易於理解以及精簡的文案傳達

​專案成果

Project Outcomes

01. 數據結果顯示整題轉換率提高3%,且「新版購物車」與「舊版購物車」同期相比,消費者在購物車的停留時間縮短了30%(觀察時長:上線後為期 3 個月)

02. 與某知名美妝品牌合作,透過線上問卷調查詢問購買流程整體滿意度。結果顯示購物車的整體滿意度高達95%。無論是首購客還是回購客,消費者都對新版購物車給予了高度評價​(共有 4069 位參與調查)。

從3步驟變2步驟,提升用戶操作速度

​解決舊版付款與運送方式拆分在 2 個頁面,操作不連貫問題

商品與折扣決策:是否有符合折扣活動、使用優惠券、點數折抵...等權益。

購買履約決策 :選擇與填寫運送方式、付款方式、電子發票,最後進行結帳。

購物車2步驟.png
增強用戶理解力,加速結帳速度

利用「視覺層級 Visual Hierarchy」中的大小、顏色、間隔、排序...等,增強用戶對於購物車結帳流程的理解力,例如:是否以符合符合折扣活動、還是要再湊單?付款與運送方式是否是自己想要的...等,進而完成結帳。

活動.png

優化折扣活動提示

  • 以圖標與顏色,增強已符合與未符合的活動提示

  • 新版移除商品卡片之外的折扣活動區塊,降低消費者的認知負荷

​增強區塊感,加速用戶決策

  • ​透過卡片式設計,讓每一個區塊功能任務更加清晰,讓使用者更容易辨別功能

商品卡片高度縮減35%,增加購物車瀏覽屏效

商品卡.png
ui system.png

洞察與反思

Insights & Reflections

取得設計面與商業面的平衡點

在本次購物車改版中,除了優化使用者體驗,也需要兼顧品牌客戶的商業需求。我們嘗試在「簡化購物流程」與「功能完整性」之間找到平衡,但過程中發現,某些看似多餘的步驟,其實是品牌方希望保留的行銷機制,例如:優惠提示、贈品圖片顯示...等。這讓我們意識到,設計不只是讓流程更順暢,而是需要考量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,找到最適合的折衷方案。

數據驗證與持續優化

改版前,我們透過數據分析了解購物車的轉換率,並與競品比較,確認優化方向。然而,數據的前後對比是可以提供給客戶讓他們安心與交代,並不足以解釋使用者的行為,因此後續加入了購物後的問卷與用戶訪談,發現某些設計雖然直覺,但使用者仍可能感到困惑,例如:購物車商品卡的折扣活動顯示方式。這些質化研究讓我們在數據之外,獲得更深入的洞察,幫助產品可以更精準的調整。

bottom of page